fbpx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人良油坊oilicious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人良油坊oilicious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

俗話說:「蕃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因為番茄所富含的「茄紅素」 對人體有很大的助益。

 

什麼是茄紅素:

茄紅素(lycopene)是蔬菜水果中的一種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劑,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目前已知的類胡蘿蔔素共有六百多種,而茄紅素是所有類胡蘿蔔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它消除自由基或活性氧化物的能力,是β胡蘿蔔素的2 倍、維他命E的百倍,因此備受醫學界推崇。

 

茄紅素的功效:

過量的自由基是造成人體疾病及老化的元兇,而茄紅素正是強力抗氧化物,可保護人體免疫細胞白血球的細胞壁及其內部的基因物質,使其免受自由基的傷害,還可保護淋巴球,有增強免疫力的效果,發揮相當好的抗老作用。研究指出,血液中番茄紅素含量高的人比較不易罹患某些癌症。

1997年三月,「美國健康基金會」在紐約舉行的一項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特別針對「番茄與番茄製品對於預防癌症的功效」加以探討。世界著名的專家學者,熱烈討論關於番茄及番茄製品中,含有的類胡蘿蔔素成分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經由流行病學的調查,及體外實驗的結果,發現番茄當中含有的類胡蘿蔔素,能夠預防多種癌症的發生,包括攝護腺癌、乳癌及消化道癌(大腸癌、直腸癌、胃癌)等,並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註一)

 

如何攝取茄紅素:

不要以為多吃番茄,就可以好好補充茄紅素。茄紅素是一種熱穩定的抗氧化成分,因此將番茄加熱比生吃更好。原因在於番茄紅素存在於細胞壁中,透過加熱會破壞細胞壁,而使番茄紅素釋放出更多。

另外由於番茄紅素是脂溶性,所以烹調時最好加油,因為和油脂一起烹煮後,可以提高二至三倍的吸收率。

 

如何製作富含天然茄紅素的橄欖油:

因應茄紅素的特性,人良挑選了火紅的牛番茄為原料,先將番茄用熱水煮過,破壞番茄細胞壁,讓茄紅素釋出,同時加熱也可將茄紅素由反式結構,轉為更易為人體吸收的順式結構。

之後將燙熟的番茄,與橄欖一起打成果泥攪拌,藉由橄欖與番茄一起慢慢攪拌的過程,讓番茄中豐富的茄紅素溶入橄欖油中,之後再將水與油分離,就製作出富含茄紅素的橄欖油了。

 

1+1大於二的絕配:

茄紅素的特性剛好能與油做完美結合。一方面油可以讓茄紅素更易被人體吸收,同時茄紅素的強抗氧化能力又可保護油不易被破壞。

人良倡導的是天然飲食,透過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食物,來滋養我們的身體,而不需食用人工合成的保健品或過度加工的食品。

希望這款富含茄紅素的番茄橄欖油,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助益,這樣我們的努力就很有意義了。

 

 

番茄橄欖油:https://goo.gl/DoprSj

註一:參考資料|臺大醫院泌尿部蒲永孝主任,「人體的紅色保衛戰番茄與茄紅素」,台灣楓城泌尿學會。

 

豬油,健康嗎?-人良油坊oilicious

豬油,健康嗎?-人良油坊oilicious

豬油,健康嗎?

50、60、70年代台灣庶民家庭豬油是家裡很普遍的用油。

現在還在炸豬油的媽媽肯定比60年代少很多,除了現在買油方便外,擔心豬油吃了不健康也是原因之一。但豬油真的不健康嗎?

過去覺得豬油不好最大的理由是:「豬油是動物油,它含有高量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對心血管不好」。關於「飽和脂肪是否造成心血管疾病」的議題,多年來醫界有不同的爭論,在此我們先不細究。以目前多數研究以及主流機構的看法,如美國心臟協會在2017年6月發表的「膳食脂肪與心血管疾病」指出:「從臨床實驗發現,飽合脂肪酸會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增加 ,而LDL-C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是非常明確的」,美國心臟協會因此建議:「要注意飽和脂肪的攝入量,並以不飽和脂肪替代。」
所以目前醫界多數共識還是認為:「過量飽和脂肪的確對心血管有不良影響,要適量食用。」

只是,每種動物油都有高含量的飽和脂肪嗎?

依美國心臟協會論文,每百克的豬油其飽和脂肪含量有39 g,低於其單元不飽和脂肪的含量45 g,因此把豬油歸類為飽和脂肪類油脂有點不公允,將其歸類為單元不飽和脂肪用油可能更為貼切。豬油飽和脂肪的含量甚至低於奶油、牛肉(油)。相反的,椰子油跟棕櫚仁油兩種植物油,其飽和脂肪含量高達82g,因此美國心臟協會於2017年報告中特別提醒要注意椰子油的使用。

如果還懷念豬油滋味,又擔心其飽和脂肪太高,怕吃了不健康的朋友,請安心使用吧,豬油其實是脂肪酸分佈還蠻均勻的好油。當然,對於食用油,我們還是建議要輪替使用,不要偏廢只使用一種油。

 

 

資料來源:Dietary Fat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residential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July 18, 2017, Vol 136, Issue 3

喝油,排毒?-人良油坊oilicious

喝油,排毒?-人良油坊oilicious

喝油,排毒?

前陣子,有位女星帶家人到泰國進行排毒療程,期間只透過喝油就將體內毒素排出,跟朋友分享這個神奇的自然療法。

油,是人體所需的基本元素,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並列為三大營養素之一,的確對我們的身體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過往很多人對油有不正確的誤解,以為油是有害健康的負面物質,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所以推廣飲食要「少油」、「少鹽」。最近兩年,因為生酮飲食興起,許多民眾開始對油有更進ㄧ步的認識,了解油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吃好油的重要性。

但,食品究竟還是食品,對身體的影響,是透過食品內的天然營養素,一點一滴漸進的滋養我們的身體,再透過生理機制,讓我們身體有更好的條件抵抗外在不良病毒或元素的侵襲。食品終究不是藥品,無法透過高劑量,迅速猛烈的治癒我們的身體。

所以,當某食品宣稱有神奇的療效時,基本上參考即可,要審慎判斷違反基本原理的見證。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透過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均衡的多吃天然食物,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多運動,才是身體健康的正道。

 

Infohttps://reurl.cc/3eGEO

橄欖油有毒?拿來炒菜會罹癌?-人良油坊oilicious

橄欖油有毒?拿來炒菜會罹癌?-人良油坊oilicious

橄欖油有毒?拿來炒菜會罹癌?

曾經有新聞報導「驚!用橄欖油炒菜很健康?專家:根本是毒藥,恐增罹癌機率」為標題,陳述橄欖油最好不要拿來炒菜,不然等同是農藥。(報導原文請參閱註ㄧ),更妙的是,該毒物專家最後建議:「若真的要吃,適量使用大豆油或葵花油會比較好!」

整篇報導只有引述該名毒物專家的說法,專家也未說明橄欖油拿來熱炒會罹癌的說法是從哪個實驗或學刊所證明,他只說明:「橄欖油成分含量最高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它的化學結構較簡單,所以很容易受到高溫的破壞,讓它過氧化之後變質產生自由基。」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用「Olive Oil」、「Oxidative stability」關鍵字去搜尋學術期刊,大概可以跑出數十篇關於橄欖油加熱、氧化相關的研究,多數的研究證明橄欖油加熱是安全無慮的,甚至比其他食用油還佳,有一篇在「食品化學」期刊(Food Chemistry)的研究(註二)比較了橄欖油、玉米油、大豆油分別用180C油炸306090分鐘,然後分別分析其過氧化物(peroxide value, PV)的多寡,其結果顯示,橄欖油在不同的油炸時間,其過氧化物的生成都較玉米油、大豆油為低。(關於該如何判斷油是否適合熱炒?我們曾經寫過文章,請參考註三)

根據該專家的說法:橄欖油因有高含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容易受高溫破壞。但很不合學理的是,其所建議的大豆油或葵花油,其實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油脂,其比「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更不穩定,更易受熱破壞,這樣的建議,實在是無形中傷害了民眾的健康。

在台灣,媒體以聳動標題、誇大不實的報導來博取觀眾的注意已經不是特例,但我們擔心的是有些婆婆媽媽無法收集資料理性判斷,而相信某些媒體專家的說法,反而傷害了自己。

這也是為何人良一直開設基礎的油品課程,不管是五個人、十個人我們慢慢的推廣,希望透過有系統的整理,帶給大家正確的油品資訊、食安教育。不要油用了一輩子,卻被錯誤的資訊誤導,讓家人健康受到傷害。

 

 

註一:「驚!用橄欖油炒菜很健康?專家:根本是毒藥 恐增罹癌機率」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20777

註二:Oxidative stability of olive, corn and soybean oi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Food Chemistry 88 (2004) 253–259.

註三:【油適不適合熱炒,只看發煙點嗎?】https://oilicious.qdm.com.tw/…/information&information_id=25

 

代可可脂是什麼?-人良油坊oilicious

代可可脂是什麼?-人良油坊oilicious

代可可脂是什麼?

許多人可能對「代可可脂」這個名詞很陌生,甚至沒聽過,但相信大家很可能都吃過。

「代可可脂」可不是某種稀有的油脂,翻成白話文,「代可可脂」就是「代替可可油(脂)的油品」,它可能是棕櫚油、椰子油、或各種調和油,總之拿來代替可可脂製作巧克力的油品都可泛稱為「代可可脂」,更糟的是,許多代可可脂還使用氫化油,成本低且可讓產品保存更久。

為何需要「代可可脂」?可可是製作巧克力的原料,本身就含有豐富的油脂,所以製作巧可力本可不需要再添加其它油脂,只是可可脂價格昂貴,而且保存不容易,製做起來耗工費時,因此許多巧克力其實是用價格較低的「代可可脂」代替可可油,加於可可粉製作巧克力。可不要以為只有金幣巧克力這種極低價巧克力才會用「代可可脂」,許多超商賣的巧克力,也會使用代可可脂為原料。

這個概念跟以前所發生的食安事件如出一轍,以低價的油代替高價油使用,不過,使用「代可可脂」並不違法,只要有標示出即可,算是一種合法的低價混充。

既然是低價混充,就不要期望所使用的油脂品質多高了。其實,在我們常吃的食品中許多都需要加油脂製作,例如 麵包、冰淇淋、餅乾等等,至於是用怎樣的油脂製作,只能憑各家業者的良心了,消費者不容易分辨出來所添加油脂的好壞。

愛吃巧克力的朋友,買巧克力前請稍微注意包裝背面的標示,別用高價,買到廉價油品充數的巧克力。

食用油脂加工你不知道的秘密?-人良油坊oilicious

食用油脂加工你不知道的秘密?-人良油坊oilicious

食用油脂加工你不知道的秘密?

「冷壓比較好?」中談到,種籽油生產中以適度溫度、適度時間將種籽焙炒,可以讓油品抗氧化能力增加。

朋友可能不禁會問:「如果將溫度加溫過高,會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20165月歐洲食品安全局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在一篇科學報告中指出,

經過200℃高溫加工後的「精煉油脂」容易產生可能致癌物:3-單氯丙二醇酯 ( 3-MCPDEs) 和縮水甘油酯(GEs)。

為何精煉油脂會有較多的MCPDEsGEs

在眾多的食品當中,精煉油脂被發現含有較多的MCPDEsGEs

主因在於原料油 (毛油) 中含有MCPDEsGEs的前驅物,在精煉油脂在高溫脫臭時,溫度可能高達200℃以上,

有時甚至會達250260℃,因而導致MCPDEsGEs在高溫下生成。

一般初榨油並不需經過高溫脫臭的加工程序,

因次初榨油不會有 MCPDEsGEs污染物的產生。

這也是我們鼓勵消費者,盡量以初榨油為家裡主要用油,守護自己跟家人的健康。

 

 

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食品安全資訊網》